开云app官网登录入口手机版
网

当前位置: 开云app官网登录入口手机版> 人才引进> 资讯中心> 人才资讯>

南大2019年以来引进人才大盘点!

时间:2019-12-04 10:12 作者: 开云app官网登录入口手机版网址://www.garmin-asus.com

众咖加盟!南大上半年以来已引进数十名院士杰青长江等高层次人才!

高校人才引进网为您免费提供全国最新公开招聘资讯。

资讯中心,点击进入资讯中心>>特聘教授资讯,点击进入特聘教授>>

海外人才引进资讯,点击进入海外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资讯,点击进入高层次人才引进>>


南大2019年以来引进人才大盘点!

近日,南京大学人力资源部发布了新增岗位人员公示名单,其中包括诸多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的学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公示中引进的人员吧。

01 高层次人才介绍

杨经绥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92获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UNIVERSITY)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青藏高原开展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在柴北缘都兰发现榴辉岩和含柯石英片麻岩,建立了中国西部一条长350 km的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该发现开辟了我国西部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的新热点。2003年获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宣传部、教育部、统战部、科学技术部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6年获自然资源部“十五”期间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向东,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2年获南京古生物所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7年至1999年,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日本福冈大学地球圈科学系客座研究员)。1999年获“引进海外杰出人才”,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樊隽轩,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考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学习,1995年获理学学士学位,之后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学习,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别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留所工作,2009年被聘为研究员。2001-2002年赴加拿大St. Francis Xavier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彭永波,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鲍惠铭教授团队核心成员。回国前任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助理教授。曾在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印第安纳大学学习和工作。主要从事古海洋和环境的重建工作,在稳定同位素特别是三氧同位素和多硫同位素恢复前寒武纪古海洋环境和大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成果。已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他引200多次。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Geology(3篇)、EPSL(2篇)。合作发表论文32篇,包括Nature(1篇)、Science(1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GCA(3篇)等国际顶级科学杂志。

曹晓斌,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鲍惠铭教授团队核心成员。回国前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致力于从水分子水平到行星过程全方位综合理解稳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Craig Roberts,现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国际特聘教授,Nonperturbative Physics研究所所长,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博士,曾任阿贡国家实验室博士后奖学金委员会主席,多次担任美国物理学会强子物理委员会主席,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设施(Thomas Jefferson National Accelerator Facility)科学与技术审查小组成员,曾任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物理部理论室主任,罗伯茨在这一岗位任职长达16年,是阿贡国家实验室历史上在此岗位最年轻当选且任职时间最长的学者。(In the history of Argonne, he is the youngest person appointed to this position and served the laboratory longest in this role.)2014年荣获芝加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杰出表现奖;2001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Norman MacLeod,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际著名形态测量和定量研究领域古生物学家,曾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London,UK)古生物部主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生教务长。主要从事生物形态演化、显生宙生物大灭绝、定量地层学等领域的定量研究工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专著、技术报告、会议摘要等近400篇。

Jonathan Adams,现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科毕业于牛津大学,博士毕业于法国艾克斯-马赛第二大学,剑桥大学博士后,曾任教于Cranfield University、国立首尔大学,罗格斯大学。 先后在《Nature》、《New Phytologist》、《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等专业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117篇,论文期刊JCR分区多数为一区。两本个人专业著作,分别为《VEGETATION-CLIMATE INTERACTION》、《SPECIES RICHNESS》。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演讲,曾任学术期刊《PEDOSPHERE》副主编、供职于英国研究委员会环境塑料组、担任第十六届INQUA大会陆地碳会议等多个学术会议召集人。

Yohei Niikura,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任PI,2000年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Ivano Bertini教授, Claudio Luchinat教授。2000年至2008年先后于瑞士弗里德里希·米歇尔研究所、日本老年病学和老年学国家中心、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进行博士后训练,分别师从Brian A. Hemmings、Ken Watanabe、Katsumi Kitagawa博士。随后跟随Katsumi Kitagawa博士,分别于2008年至2010年任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研究员,2010年至2016年任美国国家儿童医院研究所研究员,2016年至2018年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Greehey儿童癌症研究所研究员。

张飞飞,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1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曾在美国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表生地球系统演化,地球生物学,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目前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 Geology, ESR, EPSL等国际主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

李广伟,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回国前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学院地球科学系Research Fellow,2012 Australia Research Council Discover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Award (DECRA)。担任若干国际地球科学学术期刊的评审,如: Basin Research, Chemical Geology, EPSL, Earth Science Review, Geology, G-Cubed,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Speical Publication, Gondwana Research, IGR, IJES, JAES, JES, JGR-solid earth, OGR, Paleaoworld, Science Bulletin,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Tectonophysics.

甄叙,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4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导师蒋锡群教授。2014-2018年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合作导师:Wang Chi-Hwa教授)和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工程系(合作导师:浦侃裔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B层次)支持。从事的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已在Angew. Chem. Int. Ed.,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CS Nano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论文引用2500余次,H因子31。

李樾,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2016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后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丹麦奥胡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程序设计语言与程序分析,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身份在程序设计语言相关会议和期刊,如果ECOOP、OOPSIA、PLDI、SAS、FSE、TOSEM等发票文章。曾获ECOOP2016杰出论文奖、CGO2013最佳论文奖和ISSRE 2017 最佳论文提名。曾担任POPL、ECOOP、TOPLAS等会议和期刊审稿人。

钱超,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分别于2009年和2015年获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和博士学位,并于2015年10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担任副研究员,2019年回到母校工作。研究方向为演化计算与机器学习,目前主要关注演化算法理论分析与演化学习。以第一作者在AIJ、TEvC、ECJ、Algorithmica、NIPS、IJCAI、AAAI等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担任IEEE计算智能学会Task Force 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Bio-inspired Computation主席、《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青年副编。获ACM GECCO’11最佳理论论文奖、IDEAL’16 最佳论文奖,博士论文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江苏省、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02 高层次人才介绍

龙亿涛,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化学学会、加拿大化学学会会员,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主持人,2009年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年教育部“长江学者”。曾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在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工作后,龙亿涛先后在法国国立高等巴黎化学学院、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加拿大Alberta大学、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等海外名校工作,2007年回国后进入华东理工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Nat. Nanotechnol., Nat. Methods, JACS, Angew. 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曾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018年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

姜正瑞,南京大学商学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回国前任爱荷华州立大学商学院信息系统与商务分析系教授。姜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Business intelligence/analytics, Data quality, 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Diffus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以及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包括Management Science, MIS Quarterl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和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等,以及顶级的学术会议上如ICIS, WITS, 和 INFORMS等。姜博士目前担任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的副主编。在过去的几年里,他曾担任MIS Quarterly的副主编,以及POM和ACM Transactions for MIS 的特刊编辑。他于2016年获得MISQ杰出副编辑奖。此外他还担任第十三届年度Big XII+ MIS研究研讨会(2015)和第九届中西部信息系统年会(2014)的联合主席。他目前担任第28届信息系统与技术研讨会(WITS)的联合主席。姜博士的研究已经被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资助。

陈增兵,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洪堡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多年来,主要在量子信息(尤其是量子通信)的物理基础、多光子纠缠操纵及其应用、实用化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 2篇、Nature Physics 1篇、PNAS 1篇、Phys. Rev. Lett. 11篇。

姚亚刚,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开云app官方网站入口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硕博连读,2009年7月博士毕业后到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任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曾获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江苏省“双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双百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发表SCI收录文章120余篇,包括Nature Mater.、Adv. Mater.、Nano Lett.、J. Am. Chem. Soc.等。第一(通讯)作者论文90余篇,被引用5000余次,他引~4000次。

汪喜林,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0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2011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学院,2012-2018年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研究中心任博士后、特任副研究员、特任研究员,2019年加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期系统性地开展轨道角动量调控研究,实现了从经典调控到光量子调控的跨越,在Nature(1篇)、PRL(11篇)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被SCI 引用14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应佚伦,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国家优青获得者,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本科(2009年)、分析化学博士(2014年),期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2014-2016年在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起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功能化新型光电纳米孔道构筑及瞬态电信号大数据智能识别算法研究。已在Nat. Nanotech.,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主持基金委中英合作与交流项目,基金委青年项目及面上项目等5项;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及“晨光计划”;获2015年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奖和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奖;入选期刊Analyst 2018年度Emerging Investigator;入选英国皇家化会“Celebrating Excellence in Research: 100 Women of Chemistry”;担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BMC Chemistry分析化学Section Editor;Scientific Reports及Frontiers in Chemistry期刊编委。

郑作彧,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t Berlin)社会学博士,兼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客座教授,德国生态经济研究院(Institut für kologische Wirtschaftsforschung, IW)学术专栏撰稿人,中国社会学会时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德国时间政治学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Zeitpolitik, DGfZP)成员。2012年获《德国时间政治学会通讯杂志》(Das zeitpolitische Magazin)〈优秀青年学者〉之专文介绍。2015年获社会学年会最佳论文一等奖。2019年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理论、新闻学与传播研究、定性研究方法。

张磊,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导师刘云圻院士;2013年至2017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超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Paolo SAMORI;先后入选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B类),并于2017年11月起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要致力于分子材料器件领域,特别是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器件构筑、电路集成、自组装与光电性质研究。在Nature Nanotech.,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CS Nano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王雷,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电子工程系本科一等荣誉学位,2008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2005-2009年在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国立大学集成电路芯片科研中心任工程师,2009-201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2011-2014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2014-201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纳米创新中心博士后,2015-201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Kavli纳米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2019年加入南京大学,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高层次人才获得者。王雷教授在一流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被引用13000余次,包括Nature、 Science 及其子刊系列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包括Science (4篇)、Nature(1篇)、Nature Photonics(1篇) 等。2016-2018年,王雷教授连续被评为全球高引用专家。其2013年发表在Science期刊的科研成果,发明了二维材料的Pick-up转移和堆积技术,突破性地提高了二维材料的电子器件质量,并首次在实验上开始了多层二维材料异质结构这个研究方向。在此方向上取得了多个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首次试验观测到霍夫施塔特蝴蝶能谱、可调控的分数量子霍尔态、量子分形体系中的分数量子霍尔态、基于单层原子的可调控压电效应、超快表面等离激元和可调控激子等。王雷教授在领域内一流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被引用11000余次,包括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系列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包括science (4篇)、nature(1篇)、nature photonics(1篇) 等。

赵清源,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现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之后在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硕博连读,主要从事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制备和应用,2014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7年,前往麻省理工学院RLE实验室进行为期3年的博士后工作。2017年9月,获南京大学登峰人才计划支持,引进回国工作。第16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A类资助。现在主要从事以超导纳米线为基础的电子学器件的开发和应用。

周海波,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荣获第十四届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研究学者奖(2019 IEEE ComSoc Asia-Pacific Outstanding Young Researcher Award)。2014年毕业于开云体育最新官网入口网址查询 ,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7年,分别担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宽带通信研究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在通信领域IEEE国际权威期刊IEEE JSAC、IEEE WCM、IEEE TWC等期刊上发表/录用相关学术论文36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和2个专著章节;获得中国授权专利2项以及申请了美国专利1项;获得2017年IEEE绿色计算与通信技术委员会最佳会议论文奖和2015年国际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会议最佳论文奖;目前,周博士是IEEE高级会员和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担任国际权威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EEE Network Magazine、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tter和Springe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 (JCIN)的编委、以及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等多个重要期刊的客座编辑;担任包括PIEEE、IEEE JSAC、IEEE ToN等20余个国际重要期刊杂志的特邀审稿人和多个国际会议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

汪曙光,2019年4月加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任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博士,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应用数学和应用物理系助理研究员。Editor's award,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17。2016年至今担任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副编辑 (Associate Editor),曾任Monthly Weather Review 副编辑 (Associate Editor),2010-2013。

王元元,2019年11月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2006年)和硕士(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为朱俊杰教授。201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William E. Buhro教授。2014-201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Dmitri V. Talapin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王元元博士长期从事纳米材料合成,胶体晶体表面化学修饰和无机材料材料光学刻蚀等方面的研究,在纳米团簇、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以及全无机光电传感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Science,JACS,Angew Chem. Int. Ed.,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和ACS Nano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个工作成果被Science News,NSF,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等多家机构和媒体重点报道。

洪浩,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回国前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医学院放射系分子成像中心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高灵敏度肿瘤成像剂的开发;纳米材料在肿瘤成像及治疗中的应用。洪博士200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2008年7月起,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分子影像、转化医学专家Weibo Cai教授。2013年7月获聘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助理研究员。2015年-至今受聘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放射系,建立分子成像中心,并担任中心负责人,主持、参与多项美国NIH、癌症学会及国防部多种基金。目前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ACS Nano 、Biomaterials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包括Berson-Yalow、优秀青年科学家等多项国际奖励,在肿瘤诊断及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历。

张琦,现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于2007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毕业,于2010在开云app官方网站入口 物理系获得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于2015年取得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应用物理博士学位,专注于超快太赫兹磁光光谱研究。2015-2018作为Alexei Abrikosov Fellow 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致力于超快光学和太赫兹自旋电子学的探索。2017-2019先后作为访问科学家和助理研究员在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 of Washington)从事低维范德华材料的光谱学研究。

杜灵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南京大学理科强化部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2016年美国莱斯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16-201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全职回南京大学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以半导体电子器件为基础,通过电学和光学的综合测量手段在极低温下研究电子的新型凝聚态和新型拓扑态。以及其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高水平期刊PRL, Nature Nanotechnolo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6篇,被Science等杂志和美国强磁场国家实验室等权威机构专文报道。

林冰凯,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开云体育最新官网入口网址查询 ,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参数复杂性和算法。代表性工作 获得“2015年国际算法会议SODA的最佳论文和最佳学生论文奖”。在子图同构问题方面的研究The Hardness of Embedding Grids and Wall获得2017年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raph-Theoretic Concepts in Computer Science 的“最佳论文奖”。

张智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回国前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欧洲南方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曾参与施勇教授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远红外空间望远镜(欧洲航空局与美国航空局联合建造的赫歇尔天文台),对两颗距离地球比较近的“化石”星系(Sextans A和ESO146-G14)进行了观测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这些星系中恒星形成的效率比类银河系中的效率低至少10倍,该结果暗示了130亿年前宇宙原初气体可能无法有效地形成新恒星。该成果《inefficient star formation in extremely metal poor galaxies(极端贫金属星系里低效的恒星形成)》于2014年10月1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科技期刊《NATURE》(《自然》)杂志上。

宗润弘,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2014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专业博士,于201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回国前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以及德国美因茨大学数学系做博士后研究,现主要从事代数几何及算术代数几何的研究工作。

杜源,现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博士。他曾获得微软亚洲研究青年奖学金(2008年)、东南大学校长奖(2009年)和博通奖学金(2015年)。

杜力,现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博期间跟随国际著名电路设计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张懋中教授,从事高性能混合感知模拟电路与数字VLSI设计的研究。其发明的高灵敏度3D人机交互感知电路,发表在国际顶级电路会议ISSCC上,并受邀在IEEE/ACM 设计自动化会议上做特邀报告。2013-2016读博期间,同时全职工作于美国高通公司混合芯片部门,历任研发工程师,高级研发工程师,从事模拟电路的研发,2016年-2018年,就职于美国kneron公司,负责其人工智能芯片架构的研发。回国前以高级芯片研发科学家的身份,在美国XYTech Inc公司从事100G光通信系统中的Driver,TIA等高速模拟电路的模块的产品开发。杜力博士同时还是IEEE TCAS I&II, IEEE TCAD, IEEE/ACM DAC等一系列电路与系统领域的学术委员和审稿人,发表论文20篇(其中7篇一作),拥有及在申请的美国专利共11项。

来源:http://www.liuxuehr.com/gaoxiaonews/38426.html


开云app官网登录入口手机版//www.garmin-asus.com -硕博人才招聘门户网站!本文链接: http://rc.gxzpw.org/xinwen/rencai/2019/1204/33415.html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开云app官网登录入口手机版 官方微信(微信号:shuobozaixian)。

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
分享到:
Baidu
map